顶部
2017年8月4日
第7版:七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德新镇 龙山镇
以强化促深化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地生根

本报讯 今年,贵定县德新镇从“学、做、改、常”四个字上下功夫,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在深化“学”字上下功夫,增强理想信念。德新镇抓好“学”这个基础,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委班子带头学,德新镇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专题学习、集中辅导、廉政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开办德新镇干部夜校,由党委书记带头,将党政班子成员排班进行专题授课,截止目前,共开班24期,培训干部600余人次。并通过镇党委书记、挂村党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挂帮部门上党课等形式,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员培训、“三会一课”制度、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团”等基层党建系列活动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多彩德新”微信公众号刊登“基层党支部书记学党章话发展”12期,微党课360期,使广大党员在精神上补“钙”, 进一步筑牢党员的理想信念堤坝。针对该镇四寨、高枧坝、喇亚、丰收等村寨苗族群众居多,为了让苗族群众能听懂和深入了解中央、省、州、县重要会议精神,宣讲团在田间地头村利用汉语和苗语进行宣讲。

在落实“做”字上下功夫,树立先锋标杆。德新镇坚持把“做合格党员”落脚到提高觉悟、岗位奉献上,以“争当党员先锋、争做合格党员”为载体,增强脱贫攻坚合力,取得精准脱贫新成效。德新镇党员干部立足工作岗位,开展党员先锋带头活动,以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化解基层矛盾、解决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检验,先行先做,率先垂范。德新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积极创建”、“六个整县推进”、“百项发展行动”、“661”总任务,进一步结合德新“146”发展思路,以党建为统领、以精准扶贫为主线,快速推进德新镇各项工作。

在突出“改”字上下功夫,强化责任意识。德新镇根据党员分布领域、从业岗位不同实际,分类提出学习教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不走神、揪住问题不放手,把查摆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把落脚点放在“改”字上。各党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排查,梳理整改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挂牌整改,限期销号。针对一些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按时交纳党费、带富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把集中整改与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制度引领,责任兜底,切实做到抓细抓常抓长。

在确保“常”字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机制。德新镇制定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内谈话等基本制度。创新党内组织生活形式,根据不同领域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切实抓好分管领域联系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工作,指导联系点党组织主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到业务工作中,促使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两不误,双促进。(姚姝)

又讯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今年,龙里县龙山镇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开设“微党课”、征集“微故事”、争做“微奉献”,引导党员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龙山镇在草原社区,一张桌子,一些椅子,一群党员,组成了一个“流动党课”的课堂。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结合村子里发生的大小事、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事例用灵活生动接地气语言来开好“三会”、上好党课。“微课堂”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由于学习方式新颖有趣,受到广大党员群众青睐。他们立足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微故事”征集活动,“微故事”通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精练简洁的语言,发动广大党员以自己亲历亲为或亲见亲闻,讲述孝老爱亲、家风家训、敢于奉献担当的感人事迹,展现身边鲜活故事。这种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细微处传递身边人、身边事正能量的做法,能够有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广大党员见贤思齐,重实践、作表率。通过前期走访,龙山镇共有13人荣获“十大孝星”称号,本周举行表彰大会。

龙山镇结合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主题党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集中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政策宣讲、证件代办、生产劳动等活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科学设立党风廉政监督员、交通安全员、环境卫生督促员,让他们在纪律监督、公共事务、民事纠纷等方面作出应有贡献。(刘深林)

分享到:
底部
© 版权所有 黔南日报 
黔南日报